真空泵的維修方法

 作者:admin
 日期:2019-08-09
 瀏覽次數:

真空泵的維修方法

1、電機燒壞:主要為電機定子線圈燒毀,引起原因較多,如瞬間電流過大,電機軸承使用久了被磨損,致使軸承摩擦阻力變大,電機功率加大,引起溫度上升,燒毀電機。這時應先檢查電機軸承,再檢查電機線圈。軸承損壞就更換軸承;電機線圈燒毀則應維修電機,重新繞制定子線圈。軸承和線圈損壞嚴重時,就需更換電機了。

2、旋片卡阻:主要表現為旋片與泵腔內表面的摩擦阻力過大,致使電機無法帶動旋片。原因是旋片變形,轉子內的彈簧張開后不能復位,或彈簧壓力和旋片自身離心力的合力過大,導致旋片與泵腔內表面的摩擦阻力過大。這時就應及時修復旋片和彈簧,若不能修復則應更換。

3、抽不到真空泵的極限真空度:首先檢查真空系統的氣密性,看是否有輕微漏氣。其次應打開氣鎮,讓泵運行30分鐘左右,來抽干非泵油污染引起的可壓縮蒸汽,排除可壓縮蒸汽對極限真空度的影響。

  在排除以上因素后,其他原因主要有:泵油污染,需要換油;泵內油過濾器堵塞,引起壓縮注油系統油路不暢,供油不足,導致泵體密封不嚴,這時需要清洗內部油過濾器;配油器閥門變形、磨損或損壞也可導致供油不足,這時應檢查更換配油器閥門;

長時間使用引起真空泵的旋片磨損或轉子內的彈簧張力不足,,導致吸氣室和排氣室隔離不嚴,從而引起真空泵的抽真空性能下降,這時應當更換旋片和彈簧,并清洗轉子和泵腔;檢查排氣閥門,觀看其動作是否失靈,導致排氣不暢,必要時應更換排氣閥門。

真空泵維修中2種常識性錯誤

①壓縮量大比壓縮量小密封效果好

   在安裝機械密封時,不少真空泵維修人員往往從主觀上認為壓縮量大就比壓縮量小密封效果好,但事實上并不是這樣。機械密封壓縮量過大,造成端面比壓過大,導致摩擦副溫度升高,密封端面液膜薪度降低、汽化、破壞,甚至密封端面磨損、變形,機械密封彈性元件失去彈性,最終導致密封失效。但機械密封壓縮量也不能過小,壓縮量過小時,介質壓力波動或者停泵后,容易導致密封泄漏。實際維修中,機械密封的壓縮量要以機械密封使用說明書上給定的數值為準。

②找正時調整泵軸承托架螺栓

   在維修真空泵時,按照零部件的裝配順序,把轉子、泵蓋、軸承托架等組成的組合件裝入泵殼,依靠泵殼與泵蓋的止口配合,保證葉輪口環與泵體口環的同軸度,用泵殼與泵蓋之問的墊片調整葉輪的軸向位置,調整好同軸度、葉輪軸向位置后,用螺栓將泵殼與泵蓋緊固在一起,然后再用螺栓將泵蓋與軸承托架緊固在一起,最后裝聯軸器并找正。找正時應調整電機,先調整軸向問隙,使兩半聯軸器平行,然后調整徑向問隙,使兩半聯軸器同軸。有些真空泵維修人員在調整電機不能達到要求的情況下,往往采用調整泵蓋與軸承托架的緊固螺栓松緊程度來找正,這樣做的后果是,因螺栓的緊固程度不同,電機往往產生噪聲及振動,嚴重時,造成整臺泵損壞。



上一篇:光臨機械-國際橡塑展
下一篇:真空泵的主要類型?